Overseas Chinese History Museum

薛覺先、馬師曾:名伶爭雄,開創粵劇電影潮流,20世紀30年代

薛覺先(1904—1956),廣東順德人,粵劇名伶,人稱“萬能老倌”。
馬師曾(1900—1964),廣東順德人,粵劇名家,人稱“一代伶王”。 他與薛覺先將舞臺粵劇搬上銀幕,令粵劇電影風行香港四十年之久,並成為一個獨特類型。

20世紀30年代,香港電影步入有聲片時代,邵氏兄弟的“天一港廠”將薛覺先戲班的粵劇名作《白金龍》搬上銀幕,大獲成功的結果之一便是開創了港片新類型——改編自粵劇的歌唱片開始風行。 作為那個時代最紅的“粵劇老倌”,薛覺先與馬師曾自然成為電影界爭相拉攏的寵兒,粵劇界雙雄之戰囙此延續到大銀幕上,他們的“粉絲”縱然水火不容,二人也時有不和傳聞,但都無損彼此之間的友誼。

早在默片時代,薛覺先就化名“章非”在上海創辦非非影片公司開拍《浪蝶》,並與招聘的女演員唐雪卿結為夫婦。 1933年,邵氏兄弟的“天一港廠”有意打開廣東市場,與薛覺先一拍即合,遂將其代表劇碼《白金龍》搬上銀幕。 《白金龍》其實是改編自美國影片《郡主與侍者》的中國情景粵劇,戲名和主人公名字來自南洋烟草公司“白金龍”牌香烟。 而電影版一經上映,不僅在廣東、香港、澳門賣座鼎盛,更在南洋一帶大收旺場,薛覺先便與“天一港廠”乘勝追擊拍了《歌臺豔史》,這是薛覺先在上海拍攝的最後一部粵語片,也是上海在新中國成立前拍攝的最後一部粵語片。 1934年年底,薛覺先去香港為“天一港廠”拍攝了《毒玫瑰》,該片也很賣座,但因版權問題引起訴訟,糾紛長達兩年才告解决。

1935年,薛覺先加盟竺清賢的南粵影片公司,執導《沙三少》、《俏郎君》(與湯曉丹聯合導演)等片。 不久薛覺先又自組“覺先”,出品《荼薇香》等作。 1937年,薛覺先又為邵氏兄弟“天一港廠”的後身“南洋影片公司”開拍《續白金龍》,攝製期間連遭火灾,上映卻是瘋狂賣座。 1940年,薛覺先連演四部粵劇歌舞片,其中《風流皇後》是他戰前唯一的古裝片,原來戰前香港改編自粵劇的電影絕大部分為時裝劇,如果是古裝劇,觀眾會認為不如看舞臺演出,由此也可見當時粵劇還是很興盛。

粵劇界“薛馬”爭雄時代,以改良粵劇為己任,改變了舊戲班依靠“開班師爺”撰寫劇本的習慣,薛覺先和幾個編劇一起“度橋”,馬師曾則設立“編劇部”,這種集體創作的管道迅速提高了粵劇的品質和產量。 馬師曾因與薛覺先齊名,在《白金龍》大賣之後,也被“全球”公司邀請入股,開拍其粵劇代表作,首部電影即為曾被廣州禁演的名作《野花香》。 之後“全球”出品的《回首當年》、《二世祖》、《婦人心》也都改編自馬師曾的粵劇代表作。 值得注意的是,馬師曾拍粵劇電影都是在自己的太平劇團夏休時進行的,而相比薛覺先經常集編、導於一身,馬師曾則專注於表演。

抗戰結束後,薛覺先與馬師曾繼續投身粵劇和電影事業,與當年“薛馬爭雄”對峙情形不同,彼時二人時而聯合舞臺演出,或聯手拍攝影片,還曾合組“真善美”劇團,與紅線女等演出《蝴蝶夫人》、《清宮恨史》等劇。 20世紀50年代,“粵劇雙雄”相繼從香港回到廣州,薛覺先於1956年演出《花染狀元紅》時腦溢血突發病逝,終年53歲。 馬師曾於1964年因氣管癌合併心力衰竭搶救無效,於北京逝世,時年64歲。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