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中造一个家》

如何将符合现代需求的建筑理念,灌注在「育幼院」这样的机构中呢?《在山中造一个家》以六龟山地育幼院新院舍建造纪录为轴线,从偏乡建筑的设计与建造切入,重新耙梳这样一个充满独特性的机构需要什么样的建筑、而这样的建筑空间又将带来什么意义?「为了使用者而建造」或许是六龟山地育幼院新院舍建造过程中,最重要的初心,而这样的初心,却是建筑师邱文杰与营造者廖明彬历时了整整十年的投注。

作者:陈辰后、刘佳旻

文章节录
《在山中造一个家:六龟山地育幼院新院舍筑成记》

教堂就是孩子的大客厅!

六龟育幼院的孩子住进建筑师量身打造的家

提到高雄六龟小镇,几乎没有人不谈到六龟育幼院。当年杨煦老牧师从山谷中开始,辟地搭建竹棚茅草屋,收养照料无所依归的在地孩子,自己种菜、养殖,自给自足,多了一些资源就再盖一间房子,收更多孩子,数十年下来一栋栋的小屋彼此倚靠,如同聚落般的分布。

那一年八八风灾,对育幼院造成了重创。当时,一直关注偏乡教育的关怀台湾文教基金会,注意到六龟育幼院急需新建院舍的处境,拜访了从父亲手上接下育幼院的杨子江牧师之后,决议资助,同时找来在九二一地震教育园区合作过的邱文杰建筑师,才一联系,建筑师便一口允诺接下此次建筑规划设计任务。

如何整合原本自然丛生的「聚落型」旧院舍?

新院舍的基地落在整个原有院区的后方,邻近风雨操场的一块接近长方形、有着微微高低落差的浅浅坡地上。

打造新院舍前,邱文杰注意到六龟山地育幼院原有校舍零星散布山间的「聚落感」:「我还蛮喜欢这件事情,只是太分散、没有中心,有一些建筑彼此已经远到没有自觉了。」

对邱文杰来说,如何让风格截然不同的新旧院舍共处,这不只是空间的归纳,也是机能的整理与整合。2010年的最初几次发想,也曾经尝试几种不同的配置型态:像是将住宿单元集中、与长形的教堂比邻,打造出两个孪生一般的长方体;或者以住宿单元环包、而教堂与餐厅则分设两栋落在回字中央等提案。不过,邱文杰说,当时在餐厅、住宿单元与教堂的配置上始终找不到好方式。

教堂不只是教堂,也是一个大客厅

邱文杰试着把教堂摆到回字中间,将公共机能与行政机能整合在住宿单元下方,成功定义了新院舍的基本空间配置:「我一直觉得教堂就是要被宿舍包起来,因为教堂不是教堂,而应该是一个大客厅。」而回字状宿舍,以每一个家为单元;一个家就是一个小盒子。小盒子被抬高、串成,像是漂浮在山间的城堡。底下就是孩子们用餐的餐厅、以及课辅的教室。

这是一座「开放」教堂,还是「隐私」的家

定义出平面基本配置,邱文杰接下来需面对育幼院在建筑上的角色问题:育幼院兼具的「家」与「教堂」角色如何区分?设计上最初的想像,是希望让家跟教堂之间呈现打开的串流关系;孩子能够在里头悠游自如,自由地从教堂进入住宿单元的回字区,或在宿舍区中也能任意地进入教堂。

不过对院方来说,当整个区域串流关系过于开放时,对院童的管理也会产生实质困难。当教堂办公众活动的时候,来参加的人数可能是上百人,开放的关系会让院区的安全有所疑虑。

「有时候一些你压根没考虑到的角落,就是他们真正的需求。」

在最终版的定案中,邱文杰将育幼院的住宿单元入口动线与外部访客的入口动线在滞洪池的桥前、进入育幼院前就先分开,形成两条各自独立的动线,让动线规划更为分明,也照顾了育幼院孩子们生活区域的隐私需求。

孩子住得安心,更要玩得开心的「回字系统」

育幼院的西侧为女宿,东侧为男宿,在实际使用面的考量下,宿舍区被收拢成较为封闭的区块:单侧宿舍区块内的各家单元间可以彼此串通,但无法通到对侧宿舍区。

然而这样封闭的宿舍区内,却也有着另一层公共性。只要走进宿舍区的管制门,家跟家之间,就是以回廊串接的通透廊道。各家单元是各自独立的白盒子,盒内分为两层:上层为寝居与阅读空间,下层收纳空间;在家盒子里,可安静阅读、书写、睡眠,做自己的事、保有自己的空间,勾画属于静态的生活面向。

而走出家盒子门后,回廊就是交流的场所——在这里有沙发、椅子,有桌子与电视,也有小吧台,孩子们可以在这里自己做简单的早餐吃、聊天、串门子。绕到家盒子的后方,则有晒衣的廊道。在这条回廊中,不仅整合了孩子们平日的动态生活,也让各个小家彼此融合,成为一个大家庭。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