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verseas Chinese History Museum

族谱与家谱,统称家乘谱牒,是一个家族的历史;人物志则为个人传记,这些资料对于海外华人移民的个案研究以及专题研究都是不可或缺的原始文献。
槟榔屿有些血缘组织为了寻根曾翻印家乡出版的族谱,有些则请专人编撰族谱或宗谱,但只流传于族人之间,很少赠予外姓人氏的。新加坡国立大学馆藏槟榔屿族谱资料多见于血缘性社团出版的特刊内,如《王氏立姓开族百世谱暨海内外宗亲会联谊录》(王秀南主编)、《黄氏族谱暨百十周年纪念特刊》(庇能江厦堂黄氏宗祠,1970)、《南洋吴氏宗谱》(新加坡南洋吴氏宗亲会,1976)、《南洋黄氏族谊录》(吉隆坡,1961)、《马来亚陈氏家谱特刊》(吉隆坡,1961)、《马来亚李氏家谱特刊》(吉隆坡,1959)、《杨氏家谱》(吉隆坡,1962)、《槟城李氏宗祠金禧纪念特刊,1925-1975》(1976)、《槟城南阳堂叶氏宗祠75周年钻禧纪念特刊,1924-1999》(1999)等数十种。这些特刊的内容兼具谱牒资料与人物介绍,颇具特色。此外,中国谱牒学研究会于1995年出版《中华族谱集成》首批推出100册,内收族谱94种,涵盖李、王、张、刘、陈五大氏族,亦为槟榔屿华人研究提供寻根溯源的重要资料。
人物志方面,中文图书馆现藏林博爱等主编《南洋名人集传》一套,最具参考价值。本书是由林博爱、成运可、汤纪庚等著名报人发动,专聘各地咨访员实地采访南洋各界名人,撰稿编辑而成。第一册出版于1922年,内收槟榔屿著名人物如黄金庆、张弼士、戴欣然、胡子春、戴培元、朱和乐、吴世荣、林参、丘明昶等数十人之略传,传主横跨各行各业,贯串起来,就是一部活生生的现代槟榔屿华人社会写照。其他如宋鲁生编《远东人物志》(1933-1955)、许教正主编的《东南亚人物志》(1965-1969)、黄尧编著的《星马华人志》(1967)、宋哲美主编的《新马人物志》(1968-1990)、宋卓英主编的《现代东南亚成功人物志》(1968-1973)、许武荣编著名《潮州人物志》(1970?)、曾心影编著的《闽人创业史》(1970)等,也有不少槟榔屿华族人物的传略。
台湾总督府外事部是日本政府指定的南方研究情报机构,它为二战前日本南侵的情报准备工作,作过不少调查报告。该府临时情报部曾于1939年出版一部名为《南洋华侨有力者名录》的”极秘”工作手册,书中<槟城>条下,录入王景成、林连登、叶祖意等110人之姓名与地址,是一份极有参考价值的槟榔屿华人名录。该书不易获得,幸有台北中华学术院南洋研究所重刊本,书名改为《三十年代南洋华侨领袖调查报告书》。杨建成在<重刊者引言>中指出:”这本名簿的出现,对于研究东南亚华人社会变迁的学者专家是个好消息;如果把他们在战后的调查研究的结果和这本名簿战前的资料作一比较,或许能诠注出更深一层解释来。”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