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中海世界与罗马帝国
曾经称霸地中海的罗马帝国,本身的存在与崩溃就是历史上永远难解之谜。它为何能从一座城市国家崛起、摇身一变成为将地中海作为「内海」的大帝国?又如何维持帝国的统治长达好几个世纪?本书除了提出「法西斯主义的共和政体」、传承罗马人精神的「祖宗成法」、「古代晚期社会论」等观点解析罗马史与古代时期的地中海社会外,同时也鲜明刻画出罗马帝国史上重要人物的立体面貌,用生动的笔触带领读者亲炙历史的现场。
作者:本村凌二
文章节录
《地中海世界与罗马帝国:一部充满人类历史经验结晶的世界帝国千年史》
第一章西元前一四六年的地中海世界
熊熊火舌中的迦太基
眼见强敌灭亡,忧心祖国命运
这位男性的目光中潜藏着坚定的意志。他尊贵的容貌中带有坚毅的力量,全身上下散发着凛然之气。其后,知名的演说家西塞罗(Marcus Tullius Cicero)曾赞叹道:「除却永生,人类内心所怀抱的冀望,他业已全数拥有。」这位男性的名字是小西庇阿‧埃米利安努斯(Scipio Aemilianus),当时正值壮年,未满四十岁就当上统率罗马军队的执政官(consul)。
在小西庇阿眼前的迦太基城,街道正窜出猛烈的火舌。迦太基城自建立以来,维持了七百年的繁荣景况。位于迦太基海洋帝国中心地带的大城,竟然就此付之一炬,化为灰烬。属于海洋型国家的迦太基,曾是令罗马烦恼不已的宿敌。然而,当小西庇阿望着眼前迦太基城被熊熊火焰吞噬的画面,还是止不住自己的泪水。他连脸上的泪滴也无意拭去,只是漠然地伫立,丝毫不在乎时间的流逝,陷入了沉思。回顾过往的历史,便会想到许多声名远播的国家也曾经历过相同的命运。在如此百感交集的时候,从小西庇阿的口中传出了希腊诗圣荷马(Homer)的史诗悲歌:
总有一天,这一刻将会来临。无论是我们神圣的伊里翁(Ilium)、国王普里阿摩斯(Priamus)、抑或是国民全体,灭亡之日终将到访。(出自Il. VI 448-9)
伊里翁为特洛伊的别名。早在西元前一千年以前,特洛伊这个国家便在世界上消失了踪影。根据传说,罗马是由逃出的特洛伊后裔所建立的国家。这段诗句,是预言特洛伊灭亡的先知者所发出的悲叹。然而,深受命运所摆布的国家不会只有特洛伊,在未来某一天,等待祖国罗马的或许也是相同的结局。现今,祖国才刚击败了最强大的敌人迦太基,正是在地中海世界中展现出无与伦比的强大霸权的时刻。即便是在这种状况下,在小西庇阿的心中,还是想到了在罗马繁荣的尽头,所潜藏着的未知命运。
小西庇阿不仅有着冷静沉着的一面,也是一位拥有丰沛情感的男性。就算是身处在光荣的战胜氛围之中,还是陷入了悲愁的思绪。这样的场景,可以说充分地传达出了小西庇阿的人物样貌。
拯救罗马的两位英雄
小西庇阿‧埃米利安努斯为埃米利乌斯‧保卢斯(Lucius Aemilius Paulus Macedonicus)的次男。在生父保卢斯再婚之后,保卢斯的长男过继至法比乌斯氏族(Gens Fabia)、次男过继至西庇阿家(科尔内利乌斯氏族〔Gens Cornelia〕的支系)作为养子;因此,次男的名字承袭生父的姓名,命名为西庇阿‧埃米利安努斯。与战前的日本相似,在罗马权贵之间,过继养子的状况并不罕见。实际上,保卢斯作为一位父亲,风评十分良好,他对子女的父爱甚至堪称是「罗马国内无人能够比拟」;不过他对于将两个儿子过继给其他氏族作为养子之事,并没有犹豫不决。
其实,小西庇阿的生父保卢斯与养祖父大西庇阿‧阿夫利卡努斯(Publius Cornelius Scipio Africanus;阿夫利卡努斯〔Africanus〕为「征服非洲者」之意)之间为姻亲关系。大西庇阿‧「征服非洲者」也是一位国民英雄人物,他曾击败迦太基的勇将汉尼拔(Hannibal Barca),为罗马取得胜利。罗马人之中有不少同名的人物,因此后世将两位西庇阿分别称呼为大西庇阿(「征服非洲者」)与小西庇阿(埃米利安努斯),以便区别。保卢斯的妹妹嫁给大西庇阿作为妻子,两人所生下的男子无后,日后便收养了小西庇阿,继承大西庇阿「征服非洲者」家族的香火。
小西庇阿的生父保卢斯,在西元前一六八年的彼得那战役(Battle of Pydna)中,因击败马其顿军队,以凯旋将军之姿回国,获得骁勇善战的名声。马其顿军队的大败,令罗马人感到安心不少。早在西元前二世纪初叶的战争中,马其顿就已败在罗马军队之下;从此之后,马其顿便虎视眈眈地寻求报复的机会。这对罗马人而言可说是一大威胁,而保卢斯的胜利,正好将这个威胁铲除。
保卢斯的公正清廉,广为人知。在马其顿战争战胜后所获得的战利品,让罗马市民从此得以免除缴纳税收;不过,据说保卢斯却只要求保留马其顿国王的藏书,便已心满意足。
于彼得那战役中,年轻的小西庇阿正在生父保卢斯的指挥下,为军队效命。在战争快要结束之时,罗马军队的阵营发生了一场大骚动──小西庇阿行踪不明,失去联系,安危令人担忧。当时,小西庇阿与数名同袍一同深入追击马其顿的士兵,因而无法与罗马的己方阵营联络。幸好到了傍晚时分,小西庇阿平安无事返回营地,才使众人松了一口气。
史家波利比乌斯的薰陶
在马其顿战争中,有不少希腊人站在与罗马敌对的立场,支持马其顿。战争结束后,在这些希腊人之中,有一千名阿凯亚联盟(Achaean League)贵族显要被拘禁在义大利成为人质,其中包括闻名后世的史家波利比乌斯(Polybius)。凯旋将军保卢斯察觉到波利比乌斯非凡的气质,期望自己的儿子们能够与他维持知识上的交流。因为这些希腊人虽说是败在罗马军下,但是在文化和教养的水平上,仍旧高出罗马人许多。
承继着保卢斯家系血脉以及西庇阿家系传统的小西庇阿,十分看重罗马自古以来所遵奉的严格纪律与规训;同时,他更对优雅高贵的希腊文化,展现十足的兴趣与关心,这或许是因为受到波利比乌斯薰陶的缘故。
此时波利比乌斯年约三十三岁,已经堪称是位善于辨明、通晓事理的贤者。波利比乌斯认为,罗马的青年们因战利品大量流入,而在生活上逐渐趋向豪奢,盲目地追随外来文化,在这股趋势之下,其实潜藏着许多危机与弱点。因此,学习希腊文化的同时也不忘尊重罗马古代传统的小西庇阿,在这些争相簇拥外来文化的罗马青年的衬托下,更能彰显出他与众不同的过人姿态。要说哪位青年才俊在未来能够成为一位文武兼备、有德行的领导者,除了小西庇阿之外,别无他人。在史家波利比乌斯的内心,或许正是对他怀抱着如此的期许。
波利比乌斯的一生既是扮演着小西庇阿的歌咏者,同时也是亦师亦友的角色。实际上,在烧毁迦太基城之时,他也跟随在小西庇阿的身边。正因为有着良好文化素养的波利比乌斯同行,小西庇阿才会随口低吟出荷马预言特洛伊灭亡的诗句。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