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verseas Chinese History Museum

躁动的亡魂

躁动的亡魂
《躁动的亡魂》透过方志、传记、诗集、外交文献与传教士报告,带领读者看见太平天国战争如何中断日常?人们如何面对失序与动荡?如何处理遍地尸骨与纪念逝去亲人?如何重拾内心的确定感,重建被战争粉碎的世界?本书作者梅尔清跳脱传统教科书里的观点,反而关注那些受到战争直接影响的平民百姓。对地方上失去爱人、生计与生命的几百万老百姓来说,太平天国战争到底意味着什么?

作者:梅尔清

文章节录
《躁动的亡魂:太平天国战争的暴力、失序与死亡》

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过去还是现在,中国十九世纪中叶这场战争从来没有被用中立的态度讨论过;它的命名无可避免地蕴含着政治立场。在这一点上,它与美国内战很相似,后者也有着许多种称呼,其中大多都对应到不同的政治阵营与地域关系上。清廷及其盟友以「发贼」、「发逆」来蔑称他们的敌人,以「长毛」来贬称其军队,即便这个对手在政治、领土上都已确立政权,清廷在称呼上也从不承认这一事实,以免长其气焰。朝廷也称其为「粤匪」、「粤寇」,因为这场运动的领导人和最初的追随者都来自于广东、广西两省。这场战争也被称为「洪杨之乱」(因为太平军的两名领袖一位姓洪,一位姓杨)或「红羊之乱」。

目击者将他们的经历称之为「劫」,将其与佛教中带来的末日灾难相提并论,或是把自己描述为生活在烽火连天的时代。支持叛军的人们一开始把他们的团体称为「拜上帝会」;而当他们气势如虹之后,便将其改称为「太平天国」。这一称谓包含了中国与基督教经典中各自用来指涉乌托邦的语汇(「太平」与「天国」)。

在一九四九年中共革命建国以前,这场事件同时并存着正面与负面的称呼,并会因当下的政治需求或作者的立场而被选择性地使用。在中国,在半个多世纪里对这场战争最常用的称呼是「太平天国革命运动」。而在英语世界,我们无意间(至少是未经思考地)采用清朝的角度,几乎一直都称其为「太平之乱」(Taiping Rebellion)。

十九世纪中叶并存着几种相互冲突的称呼:亲太平军的外国人称其为「起义者」(insurgents)或「革命者」(revolutionaries);而我们今日几乎无可避免地采用的「叛乱」(rebellion)一词,则反映了当时英、美决心与清朝同一阵线的立场。

基于战争造成的平民伤亡程度以及交战双方所说要「灭绝」对方的用语,或许更恰当的说法,是称其为一场「全面战争」(total war)。若根据这场战争的打法,我们也许可以称其为反叛者与镇压者之间的战争,或是「内战」(civil war)。采用内战一词,也让我们不再把这个十九世纪的中国案例当成一个奇异或独一无二的特例,而看到在许多方面,它与不同时间、地点发生的其他事件都具有可比性。藉由将之重新命名为内战,我们也可以重新聚焦于战争造成的损害和破坏上,而不只是关注一个人及其信众所持的那些奇特愿景或意识型态。

内战一词可以让我们摒弃潜在的价值判断,并超越那些将国家重要性置于个人及集体苦难之上的叙述,超越那些横扫一切的政治与道德叙述。

这场战争既艰辛,又混乱。在地方上,团练、盗匪、战俘、佣兵,以及地方驻军都参与其中,他们当中有许多墙头草,并非可靠的盟友。只有在相对较小的程度上,这才是场清廷镇压一群来自广西、受宗教煽动的叛乱集团的战争。战争使得邻人反目、家庭离散,战争也破坏了朝廷许下的护民承诺:朝廷的军队与团练横冲直撞,所过之处,焦土连天。战争导致了道德、社会及政治上的混乱无序,因此人们必须重新厘清各种范畴,尽管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或者正因如此,人们更需要厘清它们)。战争也进一步削弱了王朝统治的合法性;吊诡的是,这反而更需要人们在战后努力表达忠诚。战时的损失,至少短时间内在民众中激发出了对王朝复原的渴望。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