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被制作出来后,就注定要被研磨成墨汁,它黝黑,它易碎,但却是古代书房中味道的来源。制作精良的墨,除了烟与胶外,还会搀入冰片、麝香等带有香气的药材。万没想到一锭锭没有尽到责任的墨竟被流传了下来,在今日成了这本书的主角,对我们诉说着它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
作者:黄台阳
文章节录
《墨的故事‧辑一:墨客列传》
制墨家方辅
听竹轩联句墨是门人方辅制作给老师钱琦的。那年钱琦61岁,正担任江苏按察使,在省里面除了巡抚和布政使,就数他最大。那跟他在一起联句、又制墨送给他的学生方辅,会是何许人物?
方辅没做过官,这锭墨也不是他找人订制的。他的别名叫密庵,提起方密庵的墨,在乾隆嘉庆年间可是大大有名。当时认为与同期的徽墨大师曹素功、汪近圣、汪节庵等齐名。他是道地的徽州人,因此拥有高超的制墨技巧并非偶然。只是他没靠这吃饭,因此名气没别人响亮,传世的产品更少。较知名的有:「开天容」、「桐膏」,以及他首创的「古隃麋」墨等。
来看一锭他制作的雪筠斋藏墨,作成砚台样。整锭墨的工艺精良,众多甚至比头发还细的线条都一丝不苟,令人叹服。这是一锭供文人赏玩的墨,由它的品味,可知方辅这个人,不能以一般的制墨家来看待他。
方辅是不是因擅长制墨,而被钱琦赏识收为门生呢?其实不然。明清时期,制墨只被看作一种工匠技艺,社会地位不高。不像现代,各行各业都可以有「人间国宝」、「薪传大师」等封号。因此,若只是个墨匠,在当时他是不够格当钱琦的门人,也无法平起平坐参加文人的联句活动。
好在方辅不是一般制墨工匠,他的学问不错,还写过书。其中一本《隶八分辨》谈的是隶书这种书法的起源,有独到见解。再来,他的书法也很好,曾经在游览武汉汉阳的龟山时,写下「大别山」三个大字,每个字有1.5公尺见方,字体雄浑端庄,嘉庆年间(西元1812年)被刻在山壁上,现已成为武汉「龟山八景」之一。有机会到武汉旅游时,不妨去看看。
或许有人问,大别山不是在安徽、湖北、河南三省的交界吗?怎么跑到湖北的中心武汉来了呢?其实这就显现出方辅的学问功力:因为汉阳龟山的古名就是大别山。相传大禹治水时经过此山,有感于山两边的景色大不相同,惊呼「一山隔两景,真大别也」,于是得名。
清初有位书画家程正揆,是明朝末年的进士,后在康熙朝时官至工部右侍郎(相当于公共工程会副主委)。从顺治六年(西元1649年)开始,到他去逝的28年里,创作了《江山卧游图》长卷共五百多卷(有暗中思念大明江山的含意)。保存下来的,现散见故宫博物院及各大博物馆。而流散在外的第一百五十八卷,2013年底在北京公开拍卖时,以人民币1932万元(约近台币1亿元)的天价成交。这卷画长782公分,宽31.5公分,十分壮观。奇妙的是,在它画成百多年时,竟然与方辅产生了交集。
该画卷的前端有幅长89公分的引首,上题「希踪无尽」四个大字,下方署名「己亥秋方辅题」,并盖上两方小印。可知这是乾隆己亥年(44年,西元1779年)方辅展卷欣赏后的题字。程正揆的长卷在画成的当年就已负盛名,而方辅能在百多年后帮它写起首赞语,可推断具有文人和制墨家双重身分的方辅,多以文人身分活跃于文人圈。这说明了为何他能成为钱琦的门人,并且得以参加在听竹轩的联句活动。
钱琦平生以「虚心实力」自勉,而古人吟竹时也常用这四个字。因此钱琦家里有个听竹轩,是知交好友雅集的场所。「听竹轩联句墨」想必是方辅某次在钱琦家参与联句活动,得到老师夸奖后有感而制作来献给老师的吧!上称「玙沙夫子」,用的是老师的字,署名「门人方辅」,用的是自己的本名,再加上「谨制」,表示尊敬之至,可见师生情谊深厚。只是我们还好奇的是,在听竹轩的联句活动里,先后还有那些文士在场呢?
发表回复